查看原文
其他

林志杰谈振兴实体经济 推动“数实融合”丨清华经管说

编者按

10月28日,人民网刊发《人民财经观察:加快产业转型突破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引用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林志杰等的观点。日前,在接受人民网采访过程中,林志杰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如何振兴实体经济、如何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等话题,系统发表了观点。现发布教授观点全文,以飨读者。


Q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何重要意义?


林志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与保就业、促民生息息相关,对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 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转型的重要阶段上,经济仍存在质量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的问题,因此需要坚实的实体经济体系助力发展阶段的过渡;


  •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完整、大规模的工业体系给我国带来了一定的优势,所以要借优势、抢机遇、促发展;


  • 防止脱实向虚,诱发金融风险乃至经济危机。


Q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该如何振兴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应重点从哪些方面发力?


林志杰振兴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几个发力点:


  • 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大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与创新,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


  • 绿色低碳:以“双碳”目标为导向,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改造,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 体制机制: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Q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其价值链长、关联性强、带动力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如何做实做优做强制造业,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林志杰目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有几点考虑:


  • 提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快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技术体系;


  •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与创新,提高供给质量,打造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


Q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有何意义?如何加快二者的融合发展?


林志杰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抢抓发展、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机遇;而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命脉,是需要坚持不懈的发展着力点。这两者并不对立,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数实融合”有重要的意义:


  • 数字经济具有强大的赋能效应,“数实融合”能够帮助实体经济降本增效、提质升级,并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 实体经济涉及生产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实融合”能为数字经济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及市场空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与牵引。


加快“数实融合”,有以下几个发力点:


  •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两者融合提供基础与条件;


  • 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的应用与创新,加快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 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和抓手,推动实体经济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低碳转型,促进两者进一步融合;


  • 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既懂实体经济、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发展机制,为两者融合提供支撑。


教授简介

林志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平台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国家自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信息经济学乌家培奖获得者。在加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他在南京大学商学院任职副教授,并入选南京大学“登峰人才支持计划”。他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信息系统经济学、共享经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研究成果发表于MIS Quarterl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等。他获得了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经济管理学院先进工作者、科研工作先进奖,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特别奖、本科教学奖,以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所颁发的中国信息经济学青年创新奖、优秀成果奖等。

相关阅读


部分内容来源:人民网

编辑:符怡

审核:任仲希

责编:卫敏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